边缘构件出现计算配筋-构造边缘构件最小配筋率
文章阐述了关于边缘构件出现计算配筋,以及构造边缘构件最小配筋率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文章信息一览:
关于图集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梁钢筋在支座锚固只需要考虑直锚或者弯锚的锚固长度是否足够,其他不用考虑 第二个问题,正钢筋是什么?主筋吗?如果是通的话每根都是直接拉通在两端锚固,支座处不截断,钢筋长度如果不够的话可以连接啊少年,比如螺纹套筒连接。第三个问题,上下层主筋接头位置不一样。
在钢筋图集12G901-1D的3-7页上。 端部暗柱墙(一)的做法是用在什么情况下的?是本图吗?适用于:端部暗柱墙(一)的做法,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锚固构造要求。
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按右表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11G101-2第16页)可按连乘计算是什么意思?乘计算是ζa×ζa……意思。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内的竖向钢筋间距如何确定?
1、应该是从框架柱边缘伸进柱内一个锚固长度,不够锚固时伸至柱边加15D。约束边缘的耳朵同墙宽,注意一下约束边缘属于墙的加强带,属于墙。端柱的挑耳宽度比墙宽才算是端柱。腰筋的布置:腰筋只有在梁的腹板高度≥450时才需要设置。
2、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
3、剪力墙竖向钢筋长度不够时搭接,搭接长度按标准图集设置,搭接部位要错开50cm以上,同一面积不大于50%的搭接率。
4、水平钢筋绑扎应符合11G图集要求,水平起步筋距离结构面50mm,竖向起步筋距离边缘约束构件50mm;在连梁的位置,水平钢筋应该作为连梁的腰筋连续通过连梁布置,拉筋水平间距为箍筋间距的2倍,竖向隔一拉一。
5、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配筋《高规》(JGJ3-2002)第7.2.15条和7.2.16条规定,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根据《高规》第7.2.16条的条文说明,“当墙肢轴压比较小时,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特征值可适当降低”。
6、两端做成180°弯勾,并用铁丝固定就可以了。
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有什么区别?
1、①尺寸大小不同。②纵筋配筋率要求不同,故表格中对约束边缘构件的纵筋约定间距为100,构造边缘构件为200。另需注意对复杂高层、框剪结构、筒体结构以及B级高度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配筋率的要求有所提高。
2、从图集上体会,第450页可以看出,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强”一些,主要体现在抗震作用上。所以,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如一级)的建筑,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3、约束与构造边缘构件都是剪力墙的端部构件,也就是剪力墙中设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区域,在91规程中统称为端柱(或暗柱),在02规程中改称为“边缘构件”。
4、最根本的区别是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配筋多,范围大。一般约束边缘构件放在***以上抗震结构的底部几层。其他的情况是构造边缘构件。
关于边缘构件出现计算配筋,以及构造边缘构件最小配筋率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